- · 煤炭经济研究版面费是多[01/26]
- · 《煤炭经济研究》投稿方[01/26]
- · 《煤炭经济研究》期刊栏[01/26]
水泥行业半年报透视丨近7成企业营收下滑 资源继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2022年上半年,有8家公司出现了营收的提升。宁波富达、宁夏建材、四方新材、青松建化、祁连山、四川双马、冀东水泥、尖峰集团分别实现营收15.13亿元
2022年上半年,有8家公司出现了营收的提升。宁波富达、宁夏建材、四方新材、青松建化、祁连山、四川双马、冀东水泥、尖峰集团分别实现营收15.13亿元、34.87亿元、7.36亿元、20.94亿元、39.51亿元、6.21亿元、168.45亿元、17.63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65.95%、52.56%、44.95%、25.15%、19.67%、14.60%、3.24%、2.89%。
深天地A中报显示,公司的混凝土业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,建筑市场需求恢复速度缓慢,二季度疫情反复,基建市场渐入轨道,但房建市场萎缩,整体需求下降,尤其是湖南株洲当地多家房企“爆雷”,导致公司下属两家预拌混凝土企业承接的订单出现项目停工、烂尾,公司预拌混凝土产量因此急剧下降,回款严重受阻。
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陈红霞 实习研究员 井然??
但仍有部分企业在行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业绩的增长。
2022年上半年,国内水泥需求明显弱于往年同期水平,特别是4、5月需求未能如以往一样出现季节性回升,表现为旺季不旺,企业库存大幅上升,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持续下跌。
但在行业整体收缩经营规模的背景下,头部企业或将发挥“压舱石”作用,通过业务的转型升级、行业的并购成组,推动资源的集聚发展。对比前5年的水平,总市值位居前5位的企业营收增幅达到136.40%,但仅有少量非头部企业的市值出现增长。
伴随行业的快速下降,多家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面临了较大幅度的下滑,其中16家下降企业的平均变动幅度达到-109.90%。同时,多数企业在下行期间收缩业务规模,行业平均财务费用下降达27.55%。
根据Choice数据,2022年1月4日至6月29日期间,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19.67%,南方地区降幅大于北方,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地区的降幅分别为24.67%、22.89%、15.14%,华北、东北、西北的降幅分别为10.18%、10.26%、8.16%。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.77亿吨,同比下降15%,产量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。
近年来,头部企业的估值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企业。截至2022年9月5日,总市值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是海螺水泥、天山股份、华新水泥、冀东水泥、金隅集团,总市值分别为1589.07亿元、837.75亿元、298.49亿元、240.83亿元、239.21亿元。对比2017年同期水平,金隅集团下降幅度达到-63.71%,冀东水泥的降幅为-1.09%,海螺水泥、天山股份、华新水泥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7.53%、639.61%、79.67%。
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
若按扣非净利润指标进行统计,则有22家公司出现扣非净利润的同比下滑,其中7家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,分别是金圆股份的-0.14亿元、韩建河山的-0.40亿元、深天地A的-0.62亿元、龙泉股份-0.66亿元、福建水泥的-0.95亿元、海南瑞泽的-1.39亿元、西藏天路的-1.45亿元。此外,2022年上半年,营收同比下降的企业达到17家,深天地A、韩建河山、金圆股份、三和管桩、海螺水泥的营收降幅达到-73.35%、-65.78%、-39.25%、-36.20%、-30.06%。
从上述情况来看,水泥业务的快速下行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难题,而目前各家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同样也构成一大考验。2022年上半年,在A股水泥企业中,16家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出现下降,其中万年青、四方新材、龙泉股份、福建水泥、宁夏建材、塔牌集团这6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,分别为-0.82亿元、-1.11亿元、-1.63亿元、-1.70亿元、-2.49亿元、-5.45亿元。而在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的企业中,西藏天路、海南瑞泽、三和管桩、西部建设仍为负值,分别为-0.44亿元、-0.65亿元、-2.02亿元、-19.04亿元。
2022年上半年,宁夏建材的水泥业务内部之间抵销后的销量为510.33万吨/万方,同比下降16.61%。宁夏建材表示,公司加快推进智慧物流运输业务外部推广力度,该业务收入增加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,因该业务毛利率较低,且因原煤采购价格同比上涨导致报告期公司利润指标同比有所下降。
2022年上半年,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与下降的水泥企业分别为11家、14家,但行业平均同比下降27.55%。其中,21家公司的财务费用低于1亿元。四川双马、宁夏建材、祁连山、上峰水泥、宁波富达、塔牌集团、海螺水泥的财务费用实现负值,分别为-0.01亿元、-0.04亿元、-0.05亿元、-0.05亿元、-0.17亿元、-0.19亿元、-9.45亿元,变动幅度为-95.03%、-197.18%、-17.65%、-117.48%、-426.18%、8.59%、-73.31%。
文章来源:《煤炭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mtj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9/925.html